彭雪枫,1907年生于河南省镇平县。大革命时期,彭雪枫在党的影响教育下,接受了马列主义,开始了“出生入死线上股票配资网站,致力革命二十年”的光辉斗争历程。
彭雪枫英勇善战,一次次深入敌后险境,圆满完成党交给的特殊任务,堪称“上马能打仗 下马著文章”的虎胆英雄。
1930年5月,彭雪枫奉命到红军中工作,历任红军大队政委、支队长、师政委、师长、江西省军区政委、中革军委第一局(作战局)局长、纵队司令员等职。在长征中,他身先士卒,披坚执锐,所指挥的部队屡为前锋,战绩卓著,彭雪枫成为闻名全军的青年将领。
1936年,红军长征胜利到达陕北后,奉党中央和毛泽东之命,彭雪枫秘密前往西安、甘肃、绥远、山西等地,做张学良、杨虎城、阎锡山的统战工作,为“西安事变”的和平解决,实现国共两党合作抗日创造了条件。红军改编为八路军后,彭雪枫任八路军总部少将参谋处长、驻晋办事处主任和北方联络局局长,对推动华北特别是山西和鲁西北的抗战作出了巨大贡献。
1938年春,为推动中原抗战,彭雪枫奉命到达河南确山竹沟,任河南省委军事部长兼统战委员会主任。他积极为前线培训军政干部,扩大抗日武装,做了大量的统一战线工作。同年9月,组建新四军游击支队,任司令员兼政委,率300余名游击健儿,向豫东敌后挺进,点燃了中原抗日烽火。后又挥戈东进,转战于豫、皖、苏三省边界,积极打击日、伪、顽、匪,伸张了抗日正气,扩大了人民武装,开创了豫皖苏边区抗日根据地,多次受到党中央、毛泽东的称赞。
展开剩余46%1941年,“皖南事变”以后,蒋介石密令汤恩伯等,大举向豫皖苏边区进攻。时任新四军四师师长兼政委的彭雪枫,率边区军民与国民党顽固派进行了3个月艰苦卓绝的斗争。后为顾全抗日大局,奉命转移到津浦路东,兼任淮北军区司令员,和邓子恢、吴芝圃等同志一起,坚持淮北抗日斗争。他指挥军民反“扫荡”,阻止顽军东进,取得了33天反“扫荡”等大小数百次战斗的胜利,巩固和扩大了淮北抗日根据地。四师也很快成长为新四军的劲旅之一。
1944年4月,日寇为打通大陆交通线,发动了河南战役,大举向河南腹地进攻。国民党数十万军队不战而溃,使中原沦入日寇的铁蹄之下。为早日解民于倒悬,他奉命于8月15日率部冒暑西征,同日、伪、顽、匪搏斗于萧县、宿县、永城、夏邑之间,使豫皖苏边区重见了光明。正当西进大军凯歌频传的时候,1944年9月11日,彭雪枫同志在指挥收复夏邑县八里庄战斗中,不幸中弹牺牲,年仅37岁。
将军已去,精神永续。他的家乡镇平县沐浴着新时代的春风取得了可喜成绩,先后被命名为“中国玉雕之乡”“中国金鱼之乡”“中国玉兰之乡”“中国民间艺术之乡”等。在这里,有用他的名字命名的雪枫街道、雪枫大桥、雪枫路、雪枫植物园、雪枫小学、雪枫纪念馆线上股票配资网站,每年都有大批仁人志士前往这里缅怀革命先烈,传承红色精神。这片红色沃土,依然鲜亮如初。
华林优配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