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|J Z
编辑|阅微札记
前言
2024年一场国际电竞比赛在上海举办,却意外点燃了一场关于道德、教育和国际形象的风波,大连工业大学一名21岁女生和一名已婚的外国电竞选手发生关系。
事后这名电竞选手把将二人之间的照片和录像发到了网上,来一次炫耀自己的“辉煌战绩”,这件事迅速在网上引发热议。
直到7月13日,大连工业大学发出对这名女生开除学籍的公告,让这件事再度成为全网热议的焦点,有人怒斥她“自毁前程”,更是有网络大V为她喊冤,这到底是怎么回事?
展开剩余91%上海的“偶像见面会”
2024年12月,上海举办了一场备受瞩目的国际电竞比赛,吸引了无数电竞迷的目光,来自世界各地的顶尖选手齐聚一堂,其中包括一位乌克兰电竞选手Zeus。
他因其高超的技术和独特魅力,圈粉无数,而这其中,就有一位来自大连工业大学的21岁的李欣莳,她对Zeus的痴迷,成了整件事的导火索。
李欣莳是电竞的忠实粉丝,平时就活跃在各大电竞论坛,得知偶像要来上海参赛,她激动万分,第一时间请假,收拾行囊直奔上海,并且这次追星之旅的全部费用都由李欣莳的男友赞助。
在比赛现场,李欣莳以大胆的装扮和热情的举动迅速吸引了Zeus的注意,她不仅成功要到了偶像的联系方式,还在比赛结束后主动邀约Zeus到酒店见面。
两人当晚的互动迅速升级,甚至发生了亲密关系,更令人震惊的是,Zeus提出拍摄视频和照片时,李欣莳不仅没有拒绝,还配合摆出各种姿势。
当Zeus回到乌克兰后,竟将当晚的视频和照片未经任何遮挡直接发布到外网社交平台,配文更是充满挑衅意味“中国女孩一天就被征服”,还特意加上了“easy girl”的标签。
这一举动如同一颗重磅炸弹,迅速在国际网络上掀起轩然大波,一些外网用户开始对中国女性进行集体嘲讽,言语之恶劣令人愤怒。
更让人意外的是,李欣莳和Zeus在事件发生时都不是单身,李欣莳是有男友的,并且来上海的费用都是男友出的。
而Zeus则已婚并育有子女两人的行为引发了道德争议,尤其是Zeus的肆意传播行为,被认为是赤裸裸的恶意,而李欣莳的主动配合,也让不少人觉得她“自甘堕落”,难以完全同情。
事件曝光后,国内网络一片哗然,许多网友对李欣莳的行为表示愤怒,认为她这是自毁前程,一时间“崇洋媚外”“不自爱”等标签被贴在李欣莳身上,舆论的矛头直指她个人。
与此同时,也有部分网友将矛头转向学校,认为大连工业大学在事件发生后反应迟缓,缺乏对学生的有效引导和管理。
面对铺天盖地的批评,学校起初保持沉默,似乎希望风波自然平息,然而舆论的持续发酵让学校不得不做出回应。
学校出手
事件发生半年后,大连工业大学于2025年7月13日发布公告,拟对李欣莳给予开除学籍的处分。
公告中提到,李欣莳的行为违反了《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》及学校的相关纪律条款,造成了严重的社会影响,甚至被认为“有损国格、校誉”。
这一决定迅速登上热搜,引发了新一轮的讨论。
学校的处理并非空穴来风,大连工业大学的校规中明确规定,学生若与外国人发生不当交往,造成恶劣影响,将面临严肃处罚,李欣莳的行为不仅违背了校规,还因为涉及国际影响。
网友对此评价不一,有人认为学校处罚过重,李欣莳毕竟也是受害者之一,但也有人觉得,学校必须维护自身声誉,严肃处理也在情理之中。
舆论的另一面
这场争论很快从校园延烧到网络各大平台,相关话题的讨论热度居高不下,
网友们分成两派:一派认为,学校作为教育机构,理应以教书育人为主,开除学生未免显得冷酷;另一派则觉得,规则就是规则,触犯了就得承担后果,否则如何维护公平?
在这场舆论风波中,两位知名人物的观点格外引人注目,一位是经济领域的研究者宋清辉,另一位是资深评论家胡锡进,两人都对学校的开除决定提出了质疑,认为这一处罚有些“用力过猛”。
宋清辉在社交媒体上表示,教育的根本在于引导和挽救,而不是一味地惩罚,他认为年轻人难免会犯错,学校应该通过更温和的方式,来给学生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。
胡锡进的观点与宋清辉有几分相似,他认为开除一名学生不仅可能毁掉她的前途,还会给她的家庭带来巨大的打击。
他建议学校可以考虑其他惩戒方式,比如记过处分或者社会服务,让学生在承担后果的同时,有机会认识到自己的错误,他的这一表态,引发了不少网友的共鸣,但也引来了更多的质疑。
有趣的是,宋清辉和胡锡进的观点并没有得到网友的广泛支持,反而引发了一波“群嘲”,许多网友直言,这两位公众人物的发言“站着说话不腰疼”,似乎总爱站在大众的对立面发表意见。
有网友调侃:“老宋和老胡又开始和稀泥了,学校好不容易硬气一回,他们非要出来唱反调”,还有人直言:“这两位是不是为了博眼球,故意发表争议性的看法?”
网友的愤怒并非空穴来风,在很多人看来,学校的开除决定是在维护公平和纪律,尤其是在当前社会对规则意识越来越重视的背景下,学校展现出的果断态度反而让人觉得“解气”。
从学校的立场来看,开除决定无疑是在传递一个信号:规则不容挑战,尤其是在大学这样一个相对自由的环境中,学生需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。
但从学生的角度来看,开除可能是一道难以承受的“人生重击”,对于一名大学生来说,被开除不仅意味着学业的终止,还可能影响到未来的就业和生活。
更重要的是,年轻人的价值观尚未完全成型,犯错几乎是成长的必经之路,如果学校一味强调惩罚,而忽视了引导和教育的功能,是否会让学生失去改正的机会?
根据学校公告,李欣莳在9月7日前有权对处罚决定进行申辩,如果她能提供合理理由,或许还有一线转机,然而面对网络上铺天盖地的指责,李欣莳的处境无疑雪上加霜。
李欣莳的故事因追星狂热引发的悲剧,她的行为不仅让自己陷入困境,也让中国女性的形象受到波及。
学校的开除决定,究竟是维护校规的正义之举,还是过于严苛的惩罚?每个人心中或许都有不同答案。
学校的处罚是否合理?李欣莳的行为该如何评价?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看法!
信息来源:齐鲁壹点 2025-07-13——《“与外国人不正当交往,有损国格、校誉”!大连工业大学李欣莳,拟被开除学籍》
观察者网 2025-07-13——《大连工业大学:鉴于李欣莳不当行为,拟开除其学籍》
发布于:陕西省华林优配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