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948年1月,华北平原上寒风凛冽,敌35军的残部在经历了一场惨烈的突围战后,终于摆脱了晋察冀野战军的包围。这支曾经号称王牌军的部队,此刻却如同惊弓之鸟线上股票配资网站,士气低落。就在这危急时刻,一名满身尘土的军需官跌跌撞撞地跑来,声音颤抖地报告:报告军长,在撤退途中,我们......我们丢失了数门重炮!这个噩耗犹如晴天霹雳,让本就心力交瘁的敌军长鲁英麟瞬间面如死灰。他踉跄着钻进车厢,在绝望中掏出手枪,结束了自己的生命。这一突如其来的变故,在敌军内部引发了巨大的震动。
让我们把时间拨回到1947年11月。当时,晋察冀野战军以雷霆之势攻克了战略要地石家庄,随后又势如破竹地推进至保定周边地区。1948年1月初,这支英勇的部队再次发起攻势,这次他们将目标锁定在涞水这个战略要冲。为了迷惑敌人,野战军司令部精心设计了一个声东击西的战术:先以佯攻保定吸引敌军注意力,再集中优势兵力猛攻涞水,切断敌军在平汉铁路上的运兵通道,最后以机动部队打击前来增援的敌军。1月6日,随着晋察冀野战军第六纵队对保定发起猛烈攻势,守城敌军惊慌失措,急忙向总部求援。敌华北剿总司令深恐保定重蹈石家庄覆辙,立即调派号称铁军的敌35军驰援保定,企图对晋察冀野战军形成两面夹击之势。
展开剩余68%敌35军是国民党军中的精锐之师,接到增援命令后,军长鲁英麟立即率领全副武装的部队火速赶往保定。然而,当他们风尘仆仆地赶到时,却发现攻城的解放军部队已悄然撤离。鲁英麟见状,正准备率部返回原驻地,却不知自己已经一步步走进了晋察冀野战军精心布置的包围圈。1月11日,按照既定计划,晋察冀野战军主力对涞水发起了总攻。在守城敌军频频告急的情况下,敌华北剿总司令急令35军立即转赴涞水增援,并特别强调必须确保这个战略要地的安全。
鲁英麟接到命令后,立即率部向涞水急行军。当部队行进至高碑店一带时,浓重的大雾笼罩着整个地区,能见度极低。鲁英麟心中升起不祥的预感,为探明前方情况,他命令新32师先行渡过拒马河进行侦察。这个决定最终酿成了35军的灭顶之灾——新32师刚渡过河岸,就陷入了晋察冀野战军早已设好的天罗地网。12日深夜,晋察冀野战军集中优势兵力对新32师发起围歼战,经过激烈战斗,全歼了这个精锐师,师长李铭鼎也在混战中被击毙。
紧接着,晋察冀野战军乘胜追击,调集重兵对敌35军军部所在地发起猛攻。当新32师全军覆没的消息传来,鲁英麟顿时方寸大乱,仓促下令部队突围。在混乱的突围过程中,35军士兵四散奔逃,建制完全被打乱。鲁英麟在亲信护卫的保护下狼狈逃窜,而晋察冀野战军的追击部队紧咬不放,眼看就要生擒这位敌军指挥官。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,敌骑兵第4师及时赶到,用猛烈的火力阻挡了追击,这才让鲁英麟侥幸逃脱。
虽然鲁英麟带着残部成功突围,但看着身边寥寥无几的残兵败将,想到精锐部队的惨重损失,他的心情沉重到了极点。就在此时,那名军需官带来了重炮丢失的噩耗。这个最后的打击彻底击垮了鲁英麟的心理防线。在极度的绝望中,他独自走进车厢,关紧车门,用随身配枪结束了自己的生命,为自己和35军的失败画上了一个悲剧性的句号。
发布于:天津市华林优配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